前言:股速查
中美贸易博弈进入新阶段,双方在关键议题上的立场依然鲜明对立。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的三个核心要求接连遭到中方拒绝,而美方高层表态也出现微妙变化。
稀土博弈:中国坚守关键矿产防线
稀土资源已成为中美贸易战中的战略筹码。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,近期对关键矿产出口实施了精准管控。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稀土,但中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。
8月10日海关数据显示,中国6月对美国稀土磁体出口量激增至352.8吨,较5月增长660%,不过和去年同期相比却有了大幅度缩水。中国并未全面禁止稀土出口,而是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:民用订单可以审批通过,军事用途一律禁止。中国还加强了对稀土走私的打击力度,美国难以通过"灰色渠道"获取战略资源。
股速查
大豆僵局:特朗普四倍采购要求遭冷遇
特朗普呼吁中国增加4倍美国大豆的订单,并承诺提供"快捷服务"。但中国反应冷淡。市场数据显示,中国尚未从美国下单,这是20年来以来最迟的一年。
与此同时,中国转向南美供应商的趋势明显,从巴西、阿根廷的进口量继续增长,包括采购三批阿根廷豆粕,而美国份额持续萎缩。
能源博弈:中国拒停俄油进口激怒美方
能源领域成为中美较量的第三战场,近期,中国对沙特原油进口量下降,俄罗斯石油市场份额上升。美国对此反应强烈股速查,中国拒停俄油进口直接冲击了特朗普的战略。美方将中国此举视为对西方制裁俄罗斯的挑战,进一步加剧了双边紧张关系。
但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。中国已与多个石油生产国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,同时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资。这种布局使美国禁令难以对中国能源安全构成根本性影响。
访华条件:美财长改口显露谈判困境
美方高层表态出现微妙变化。财长贝森特接受采访时表示:"总统还没有答应访华"。这一表态与特朗普此前"可能在年底前访华"的说法明显不同。
访华条件成为新的施压手段。贝森特将达成协议作为特朗普访华前提,实质是将高层会晤工具化。这种策略反映了美方谈判筹码有限的现实。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领导人外交增加谈判分量,但中方立场未见松动。
美方内部压力持续增加,国债历史上首次突破37万亿美元大关。与此同时,印度、巴西、加拿大等国仍在关税问题上与美国僵持,使特朗普政府多线受压。
贝森特声称希望在10月完成所有贸易谈判,但局势发展已超出美国单方面掌控。这种时间压力可能促使美方采取更激进策略,但也可能迫使其调整不切实际的要求。
中美博弈进入关键阶段,贸易战休战延长已经90天,但核心分歧依然存在,稀土、大豆、能源等领域的较量依旧会继续。
参考资料:
1.《中美下阶段的“三大重点”》环球时报
2.《 稀土等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仍须审查》大公报
3.《中美“关税休战”再延90天股速查,多名专家解读》环球时报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